初发脉弦兼沉紧者,主乎里也,可下之;兼迟者,主乎寒也,可温之;兼浮紧者,主乎表也,可汗之;兼滑大者,主乎饮也,可吐之;兼数者,风发也,即风热之谓也,可清之。身热皮粟不解,欲引衣自覆者,若水以噀之洗之,益令热被却不得出,当汗而不汗则烦。
口虽欲言,舌短难伸,亦死也。 此下后里虚,小便自利,液脱而死,不可一例概也。
下言动脉之定程知曰:阳升阴降,交通上下,往来于尺、寸之间,则冲和安静,惟阳欲升,而阴不足以和之使降,则两相搏击,其脉必数,而厥厥摇动见于关上也。附子、乌头若干枚者,去皮毕,以半两准一枚。
弦则为劲,减其中取之劲,外急象也;大则为实,小其中取之实,中空像也,此以弦减、芤虚二脉,形容革脉也。阳气长者,言胃气有余也。
又云:脉沉为水,以泽漆为君者,因其功专于消痰行水也,水性阴寒,桂枝行阳气以导之。故一见脉微,则知其阳之不足,一见脉涩,则知其阴之多阻,此血痹之本脉也。
发汗则致痉,身强难以屈伸;熏之则发黄,不得小便,灸则发咳唾。脚肿如脱,即上条独足肿大,甚言其肿之甚也。